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中闪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6 12:54: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为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社会发展进程中建功立业,近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精心组建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南京市、南通市和泰州市等地广泛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8月3日上午,江苏省兴化市经济开发区曹瓦村一户农家小院不时传出阵阵掌声。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普及宣讲团”在这里组织开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进庭院”活动。宣讲团成员进乡村、入农家、走田间,采用“小板凳、微课堂”等形式,把党和政府的“三农”好政策转换成农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语,助力乡村振兴。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探寻乡村振兴的江苏密码”发展成就调研实践团成员于近日走进兴化市临城街道、安丰镇等特色田园乡村,参观华中二分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稻蛙共作示范区和生态大闸蟹产业示范园,通过实地走访、参观调研、主题研讨等形式,全面认识和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感受特色田园乡村魅力,共同感悟传统革命精神与乡村发展新气象,探索乡村振兴致富密码,传承优秀红色基因,献礼党的二十大。

  在南通市如皋市石庄镇凤龙村,实践团的同学们以“辉煌赞歌,丰收希望”为主题手绘了一面面颇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墙。“红色的城门”“金黄的麦穗”“军人和医生的卡通形象”等元素寓意着乡村社会发展的美好希望,表达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的炽热之心,为凤龙村打造了一张特色名片,增强了村民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生态文明,携手共进”小分队在南通市凤龙村和南京市百水桥村还开展了人居环境观察整治行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河道垃圾清理和垃圾分类工作中,动员村民们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大家好,我现在在江苏兴化,这里被称为‘鱼米之乡’,在我身后是百亩蟹塘……”近日,在兴化市陶庄镇卞堡村,返乡大学生成鹏化身乡村产品“推介官”,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在家乡开展直播带货公益助农活动,推荐当地的特产“兴化大闸蟹”,吸引不少网友在线观看、抢购。据安鹏介绍,每到中秋螃蟹上市之际,他会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现场实地展示大闸蟹的生长环境、喂养方式、包装等,为家乡大闸蟹代言。他说:“参与助农直播,学以致用,让兴化大闸蟹‘出圈’,寻找致富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专业优势,进一步充实基层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力量,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暑期返乡大学生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雨燕护巢”专项实践活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的同学们迅速响应、积极报名,他们化身“小雨燕”,向烈日发出挑战,通过走街串户进行排查,对房屋进行拍照记录、现场勘测、信息登记,同学们决心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乡村的“安全指数”,为守护乡村住房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大局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为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状况,关心关爱新业态人员子女,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和南京市东山街道、兴化团市委结对合作,在上坊社区和昭阳街道西霞社区开展“七彩假日”志愿服务、“童心”留守公益课堂,知识分享、多彩游戏、书信为媒等课堂内容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此外,学校还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墓社区结对组建“梦想改造+”蒲公英关爱团队,长期牵手困境儿童,立足完善困境青少年关爱帮扶体系,打造系列关爱项目矩阵,努力为困境青少年构筑“温暖家”、守护“成长梦”。

  凝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将牢牢立足为党培育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根本逻辑,积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切实引导青年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高阳 刘健)

  近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精心组建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南京市、南通市和泰州市等地广泛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