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新一轮足坛反腐警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11 15:29: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足球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满足不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特征。但中国足球整体上成绩较弱,市场较乱,特别是男子足球更是令很多老百姓失望。在国家高度重视、各方投入巨大的情况下,成绩却一再刷新下限,而且 在我国足球职业联赛初期,就爆出1995年延边消极比赛、1999年“渝沈假球案”、2001年的“甲B五鼠案”、2002年杭州“黑色5·19”的“假球、黑哨”,出现了第一个良心尚未泯的自首的裁判,也是迄今为止的惟一一个。2009年再刮足坛反腐风暴,最终有57名足协官员、球员和裁判锒铛入狱,其中包括“四大黑哨”、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数名国脚,国内足球赛场似乎一度“清净”。然而,自2022年以来中国足坛掀起的新一轮反腐扫黑风暴,“狂飙”至中国足球协会、教育部、国家男子足球队、中超职业俱乐部队等地方,足协主席、足协副主席、国家队主教练、数名国脚等被调查,中国足球形象再一落千丈,也侧面说明此次反腐扫黑彰显根治决心,行动波及面更广、更深,已至行业管理部门的最顶层。 当前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被欠薪司空见惯,很多足球俱乐部负债累累,不少足球队解散雷厉风行,微弱的足球国际话语权更是一再散失,足球“假赌黑”进入“深水区”,其影响像海啸般扩散开来,中国男子足球职业群体甚至似乎到了人人自危、一地鸡毛的处境,足球市场、足球培训、足球公益等也深受影响。现在还有家长愿意让小孩走足球这条路吗?很多人认为足球沦落到这种境地是他们“自作孽不可活”、罪有应得,但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规规矩矩在中国足球行业做人做事的同志何罪之有?更冤的是,中国足球形象也许还能牵连到基层足球工作者。作为基层足球践行者,有没有一点体会?现实中即使自己足球工作做的再好,即使足球科学研究、教学改革、训练比赛做的再好,即使理性仍占压倒性多数,在评优评奖评职称上也会战战兢兢。因为评委们一听到您是搞足球的,也许更多的是报以无语与遗憾,真是“百口莫辩”。足球糟糕的形象“扩大化”影响犹如病毒,太可怕了!若真到了“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一个行业的所有人,那真是巨大的危机。若人们不再相信足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若真到了足球雪崩时,恐怕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届时从业人员纷纷转行,行业将万劫不复。说实话,足球“假赌黑”影响的不仅是中国足球,若再不进行改变,对我国体育多年来塑造的光辉形象都是重大打击。 中国足坛在过去20多年经历了三波反腐反赌扫黑风暴,力度不可谓不大、决心不可谓不狠,但迟迟未能迎来“新生”。中国男子足球想尽各种办法发展,成绩始终不见起色,“假赌黑”却能“生生不息”,中国足球的病根儿在哪里?体制、环境、市场、教育?天灾还是人祸?肯定不是抓几个人、停几年联赛就能根除的,而是得看生养“怪胎”的土壤。如今中国足球真到了“向死而生”的境地,要彻底改变形象,自我救赎。不破不立,拔掉足坛假赌黑“毒瘤”只能暂时还足球一片净土,重塑形象尚需时日,必须得按足球规律、市场规律进行深刻的改革而求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强调:“持之以恒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坚决打击严厉惩处足球和其他领域的腐败和‘假赌黑’问题。” 中国足球任重道远。中国足球从业人员并不在“扫黑除恶”的第一线,但更是足球重生复兴的使命在肩,不能自暴自弃,而得加倍努力。“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基层足球教师能够不忘初心、忍辱负重,把足球教育做好,通过足球立德树人,对中国足球“涅磐重生”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