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高招生源竞争:学生“买方市场”下的“分分必较”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8/6 12:51:3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从“清北”之间的状元争夺,到遍及各层次院校的招生大战;从生校之间的正常沟通,到优等生凭借高分不断抬高价码近年来,每逢盛夏的高校招生季,比天气还要火热的,是各高校之间对于优质生源日益激烈的“争夺战”。 高校招生为何变得越来越“卷”?这种趋势给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招生大战中出现的“前排站起,后排便不得不站起”的“剧场效应”?在高校派人四处“设摊”招生、损害教育价值的当下,这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答的问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国内高校在高考招生录取时对于优秀生源的竞争加剧,并逐步转变为不同省份的排名竞赛。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源,部分高校甚至形成了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细节推进、全过程竞赛的生源竞争态势。 历史上,国内早期的高校生源竞争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间的“状元”之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部分香港院校也曾加入内地高考状元的竞争,成为“搅局者”。然而,近年来对于各省份高考生源的竞争已逐步从“清北”扩大到“双一流”头部院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第二方阵之争”,即除“清北”外的第三名争夺。也就是说,谁是中国“第三高校”?这已经从教学、科研等传统指标竞赛转变为高校排位竞赛。 另一方面则是“第三方阵之争”。填报高考志愿时,位于中上游的原“985工程”高校之间的竞争最激烈。这是一个相对缺乏安全感的“赛道”,绝大多数院校缺乏“清北”的绝对实力,但如果能成为第三方阵排头兵,则可以晋级中国大学前十,成为精英院校的代表。 此类高校主要包含几大类院校。一类是位于“北上广深”等区位优势明显地区的院校,比如某校深圳分校的招生分数已超过母校。另一类是传统的“地方豪强”,典型的是武汉、天津、长沙等地区高校,它们也深度卷入了此轮分省份竞赛。 此外,还有一类是“旧贵族”,即曾经拥有“C9”光环加持的高校。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在各类新大学位次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高校,也开始加入大学分省份进行的招生竞赛活动中。 除上述院校外,其他“双一流”院校也成为生源竞争的主力军,竞争激烈程度随着大学的声望和地位而有所下降,但也强于此前若干年。 在过往学生需要估分填志愿的阶段,高校与学生间的博弈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即便在出分后填志愿的阶段,由于缺乏大数据参照,两者的信息同样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这些信息盲区致使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然而,随着平行志愿的全面推行,以及连续多年大数据库的积累与开放使用,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日渐透明化,高校的买方市场地位被打破,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动态博弈的格局形成,因此带来极为惨烈的生源竞争。 首先是生源信息的竞争。顶尖高校往往尝试建立自己的中学“情报网”,在提前获得高考分数、提早锁定目标生源等环节展开竞争。这些竞争过程往往非常保密,“不可向外人道也”。 有些招生参与人员直言,部分高校可提前从有关渠道获得高分生源名单,并提早有针对性地锁定招生对象。除高考分数外,一些高校持有部分奥赛获奖学生名单、日常摸底考试优秀学生名单等,以便精准开展招生工作。 其次是生源基地的竞争。一些生源质量高的中学往往成为重点高校的关照对象。高校采取各种方法努力建立与这些中学的联系,以获得生源选择权或中学推荐权。 这其中一些是官方合作关系,如大学在中学建立生源基地、建立科普实验基地,或选派知名学者进入中学演讲、向中学捐赠教育器材等。此外,还有一些“民间合作”,即大学招生人员与中学校长、年级组长,乃至对学生志愿填报有影响力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建立私人联系。一些私人联系甚至包括指导中学人员参与研究活动、为中学人员提供培训进修或者学历教育咨询等。 最后是高分生源的竞争,即一些高校每年都制定清晰的招生目标任务,力争提高各省份的最低录取分数排名,并形成工作计划与工作任务。 一些高校推行招生责任制,动员全体院系和机关参与招生工作。学校招办坐镇总后方,各院系奔赴全国各地的招生工作“前线”。在招生过程中,“前线”和后方指挥部门密切联动。 在高考出分前,人员在各省份已经到位,密集开展招生宣讲活动,密切开展与中学各级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沟通。招生组成员除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外,还有所在招生地区往年录取的本科生。在赴各省份招生前,招生组要经过多轮次严格培训,掌握校情和各类数据,甚至培训“话术”。 比如,有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会开展若干次招生培训,对于学校历史、学校关键数据指标、学校招生分数段等进行详细培训,并发放招生手册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特别是要重点培训招生人员的咨询回复,因为招生关系学生的前途,回答问题不能有错误,尤其不能随便承诺。 在招生过程中,同等级院校往往通过承诺招生专业选择权、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竞争生源。但这些目标生源同时会参加对手院校的宣讲活动,从而导致竞争加码。 比如,一些院校额外提供4年奖学金,另一些院校则承诺除专业选择权外,可将学生纳入至荣誉学院或学科基地等。这事实上已形成学生的“买方市场”,优等生高考志愿填报几无风险,只需要在几所目标院校中待价而沽、不断抬高价码即可。 在这一竞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博弈问题,其中当然有部分院校的不诚信问题(如有的院校签订的预录取协议最后无法完成录取),但更多则来自学生的不诚信。有的学生经常改变主意,即使拍照发送给招生官员说明已经填报,也有可能在最后时刻更改其最终选择。 对此,有招生人员抱怨,很多学生游走于多个同层次院校间,在大学位次、专业选择与升学晋升等方面犹豫不决。一些学生担心招生人员的承诺无法兑现,一些招生工作人员则指责其他高校招生人员诋毁己校、恶意竞争。 必须承认,当前的高校分省份生源竞争有其优点。比如促进了信息流通,学生可在入学前对目标高校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充分利用分数获得良好的结果,避免滑档等传统志愿填报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一些高校每年多轮次全员参与招生工作,经费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高,一些专业教师每年要花费15到20天参与招生工作。特别是一些西部地区或东北地区院校,为获得优质生源还会额外设立奖学金等,也增加了办学成本。 其次,激烈的分省份竞争强化了中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其将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提升每一分、每一次排名上,并利用高校间的竞争将分数用到极致,这与素质教育的方向并不统一。 再次,可能存在一些寻租或灰色地带。当前的招生状况强化了中学的话语权,一些招生人员经常抱怨“中学校长比大学校长都牛”,本质是中学部分垄断了学生的信息渠道,而学生能获得哪些高校信息、能获得哪些推荐信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志愿选择。因此,能否给予各高校公平竞争权、能否客观地向中学生推荐志愿填报信息非常重要。 最后,一些高校虽然近年来生源排名大幅提升,但不同省份间的生源基础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弱势地区生源入校后出现学习困难问题的比例在加大,从而带来后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一些高校招生时承诺的条款未落实到位,也可能带来一些矛盾和纠纷。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