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来看,我国推广校园足球的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而对于大众最大的顾虑——校园推广足球是否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以下简称“王登峰”)称固有观念仍是校园足球普及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我走过很多地方,发现一般踢球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
中国社会主流观念仍旧比较传统,大众普遍认为学生就要全身心投入文化课的学习,体育对学生只是简单的活动而已,但王登峰明确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从学校体育来讲,我们除了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每一项都有所涉猎,但最终孩子们可能什么都没学会。如今,我们就是想通过校园足球活动的推进,让孩子们真正掌握一门运动技能。”
体育课要教会孩子运动技能,同时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竞赛的机会。校园足球是一个试点,这些特色学校就是除了体育课,其他技能外,一定要教会踢足球,这是教会的问题。同时,一定要组织校内比赛,这是竞赛问题,这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教育部在去年和今年暑期举办了全国最佳阵容选拔夏令营,通过专业足球教练的培训,这些校园中走出的足球小将变化惊人。“教练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教他们特别容易。一说就懂,一听就明白,而且训练了十天之后,整个队伍就像变了一个样。这就说明学生扎实的文化根基对于提高足球技能是相互促进的。
很多人会有顾虑,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在校园推广足球是否会本末倒置,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王登峰对此也做出解释:
“我走过很多地方,发现一般踢球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比如在青岛的一个小学,他们的校长在三年级以上设了两个足球实验班,学生自愿报名。实验班的学生每周比普通学生多上十节体育课,每天下午三点后多上两节足球课,普通班的孩子做别的。结果在年级考试中,两个实验班名列年级前两名。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拿出了比其他班孩子多七八个小时的体育课时间,结果文化课成绩却比其他孩子要好。”
除了社会主流观念问题,教师力量匮乏和场地稀缺也都是校园足球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王登峰说:“有些学校的场地和教师力量都不足,这些也都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很大问题,但目前发改委已经出台了一个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的规划,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或者扩建六万片足球场,其中有四万片是在学校。这就意味着国家下了很大决心要改善球场。教师培训方面,我们也在不断扩大规模,迟早会把这些难题全部攻克。”
2、要完善考核评价与管理办法,并实施督查,完成对现有1338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机制。
4、选拔40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赴英国、法国开展3个月专业学习培训,聘请120名左右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师到国内中小学校任教。
每周一节足球课的初步目标是要让上体育课的孩子都学会踢足球,并把这个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将来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很多孩子每周的体育课可以有一节篮球课、一节排球课或一节武术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认为,学校体育要跟竞技体育有机对接,而校园足球的模式就是要为将来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从我们的夏令营、冬令营涌现出来的孩子将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这是从国民教育体系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一个全新通道,而它的魅力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最近教育部正在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其中在远景目标中提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实现人的均衡发展,而这需要广泛开展学校体育和体育竞赛,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
首先,要看学校是否每周有一节足球课,是否组织了校内比赛,是否有一套保障措施激励孩子们不断的学习和练习足球,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争夺全省第一或者全国第一,那学校就会把精力放在几个有限的孩子身上。至于比赛成绩,能拿到冠军固然是好事,但是在评判中并不加分。
我们现在开展校园足球,就希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足球的乐趣。只有把人口基数做大,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才会脱颖而出。如果从学校里选几个孩子,他们学习时间减少了,踢球的时间占了绝大多数,跟其他孩子没有任何交流,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们现在做校园足球,就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就是要立德树人,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这些孩子有着扎实的文化根基,在普通的学校里学习,在家庭里生活,和同伴在一起,这样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更珍惜机会,更有求胜的欲望,有着更全面的素质,将来这些孩子的足球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训练,他们的成长会非常快。
我认为校园足球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足球人口的基数肯定会越来越大,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也一定能够经常涌现出来,再辅助于职业化训练。我相信中国球员的水平和中国足球队的水平一定会逐年提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