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八一学校国际部 “我与足球的故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6/9 8:57:4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北京市八一学校国际部成立于2012年,结合国际化办学实际和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发展了中美融合的课程体系。八一学校国际部一直坚守“为每一个孩子负责”的办学精神,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体育运动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单一的。除了强健的体魄,体育运动还能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本文收录了北京市八一学校两位同学与体育的故事,他们中,一人打破了“女生不适合踢球”的刻板印象,一人代表学校,出征北京市高中生冠军杯比赛。

  体育夏老师:阳光、健康、漂亮,是这个女孩给我的印象。足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对参与其中的女孩要求也是很高。“女生踢球不合适”“女生太容易受伤了”,足球容易受伤是运动的本身属性决定的,并不因为是女生,就会受更多伤病。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喜欢足球的女孩和她的足球故事。

  我是来自国际部高一(2)班的袁一宸,现在是国际部cheetah足球社的一员。今年已经是我接触足球的第十年了,可能比很多男生接触足球的时间都要长了。对于我来说,足球早已完全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足球,仅仅是因为觉得柯南踢球很酷。于是,我就开始和班里的男生们一起踢球。当时他们很欣然地接受了一个女生的加入,我也渐渐带领更多的女生加入我们。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当时有很多的女生都开始踢球,学校也创建了女足,在今后的比赛中我也被选入了区队,并且夺得了联赛冠军,个人也获得了金靴奖。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将足球坚持下去。在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中,我们配合得也越来越默契,拿了很多奖,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

  踢足球的道路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了初中以后学校没有了女足,三年中我也从没有系统地进行训练。但是好在班里的同学也会经常和我一起踢球,放学后也常常留在球场不愿离开。初二学校组织了足球联赛,本身赛制不允许女生参加,但是我们和老师沟通后,我也成功的踏上了赛场。

  上了高中以后,我成功地加入了八一国际部的足球俱乐部,重新开始训练,也通过足球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足球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在我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后的勇气,是输球后不服输反思的精神,是和朋友们团结在一起,赢球后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见证者。希望可以在社团开心踢球,争取在明年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是希望足球可以一直陪伴着我。

  当一项运动刻入了成长的历程中,你们也给彼此赋予了生命的意义。英姿年少时,愿你这只小狮子的高中时代继续因为足球更充满活力和激情,期待你在绿茵场上的每一刻精彩!期待你因足球而激发的无限可能。加油!

  体育夏老师:我对王为出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高一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三级跳远的比赛,从未练过这个项目的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晋级到了前八名。今年4月份,他代表国际部15班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节足球比赛,同时和国际部的足球少年们一起参加了北京市高中生冠军杯的比赛。愿四年后的你可以如愿坐在现场观看世界杯比赛!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运动,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真正接触到了足球。我家楼下踢球的小朋友非常多,每天放学都会和小伙伴们玩上几下。在三年级选择社团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足球社团。进入学校的足球社之后,我才真正地了解了足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开始在每天的训练中我总是期盼着早点下课,快点回家。我认为踢足球非常辛苦,时间也过得很慢。但是,随着我年龄增长,到四年级时,我发现踢足球不仅可以增进球技锻炼身体,还能认识到很多新朋友,更能增进我和老师的关系,帮助我在学校的学习,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快乐。之后的一场社团比赛让我至今难忘,我在比赛中传出了一脚非常精彩的直塞球,赢得了教练对我的赞赏。于是,教练决定让我进入学校的足球队。

  进入校队让我把足球从爱好发展成了特长。进入学校校队后虽然有时还要加练,但是我并不感觉辛苦,每天都能和朋友踢球运动,时间过得特别快,我经常希望晚点下课,没劲了再回家。五年级时我成为了主力,随队参加了很多比赛和训练营,与球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六年级时我成了球队的队长,在比赛中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有幸在北京市的比赛中代表昌平区登场。

  到了高中我依旧保持着足球这项爱好,每天中午我还是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聊足球,并且很好地帮助我缓解学习压力。今年我和足球社的同学们参加了北京高中生冠军杯。

  关于足球,我对以后的希望就是,可以继续保持对足球的热爱,上大学时也同样可以抽出时间和朋友踢球,四年之后可以在美国现场观看世界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教练,通过足球,我看到了为出同学勇于坚持,不轻言放弃的高贵品格,希望你能在学习中也保持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通向理想的象牙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