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值得报吗?未来发展如何?24种本科新专业呈现这些特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6/16 11:58:4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华声在线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刘家璇 通讯员 梁健愉)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考生们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重要抉择——志愿填报。今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这一变化无疑为考生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发展道路。

  从电子信息材料到咖啡科学与工程,从健康科学与技术到智能海洋装备……这些极具特色的新专业香不香?未来就业前景如何?近日,记者整理了全国部分高校新增专业特点,采访了相关教育专家,一起来看看。

  专业特点:以中国古代经典研究为核心,培养能继承并精通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掌握中国传统学术路径,熟悉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善于从大人文的视角从事古代中国研究的学生。该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四书研读等大量经典研读课程,为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传统打好基础。课程设计以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等“小学”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文献学和历史语言学根底,最终引导学生进入“大学”即经典解读与诠释的领域,实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专业特点:旨在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综合研究,融合汉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中国学的广泛视野。该专业不仅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传统学科的深入研究,也涵盖对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和作用的分析。专业的设立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学研究人才,能够在跨文化交流、国际关系、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特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中文基础、广泛的人文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学习内容广泛且注重实践,主要包括:基础语言技能、中华文化与文学、应用写作与编辑、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关系、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等。

  专业特点:采用书院制培养,分别在为先书院和秀钟书院就读。专业课程为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环境系统与信息技术、可持续城市与生态空间、绿色经济与全球治理等四个交叉方向,并提供了相应的专业课程模块。交叉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集中在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能源行业、航空航天、建筑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毕业生通常具备在团队中担任跨学科合作角色的能力,负责解决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

  专业特点:着眼于当下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增设的新专业。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并能灵活地应用于材料智能技术专业科学研究和解决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力求促进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的多学科交叉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点: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林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主要培养数理基础扎实,掌握机电、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胜任农林智能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机电产品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专业特点:贯彻国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面向人类健康全生命周期,融合理、工、医等多学科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探索生命从孕育、成长到衰老的全过程健康规律,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健康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引领“全周期主动健康领域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课程体系围绕“AI+健康”的未来方向,在培养学生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基础上,结合多学科交叉领域的专业能力交叉应用,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抓手,以兴趣驱动为导向,提供细颗粒度、模块化、定制化的课程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专业特点:以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半导体制造、电子封装、功能材料及器件”为特色方向,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和电子信息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造、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点:面向“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和“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的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突破传统土木类专业瓶颈,以计算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应用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为基础,深度融合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是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工程技术与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型世界一流专业本科生。

  专业特点:立足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功能和智能先进材料的开发与工程化的重大需求,满足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设备、风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

  专业特点:是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是用人工智能赋能海洋装备,提升其识别、推理、判断、决策、控制和环境适应等能力。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海洋工程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电控制一体化、智能制造等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能力、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对复杂的智能海洋装备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

  专业特点:是一门融合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固体与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专业,主要研究能够支持高电压、大电流的半导体,旨在解决能源转换效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及可持续能源技术发展等未来关键技术难题。

  专业特点:培养扎实掌握智能视觉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智能视觉工程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该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专业特点:依托自治区稀土资源优势、新材料产业和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面向全国稀土产业链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采用“3+1”型理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着力构建“产、教、研、创、用”五位一体、多元发展体系,培养能够胜任材料设计开发、加工制备和性能检测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实践型人才。

  专业特点:是全国乃至全球首个开办咖啡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点,属于国家特色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着力培养具有咖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搭建了云科热区众创空间和普洱咖啡主题创业园等第二课堂实践平台,与雀巢、星巴克等合作建有实习实践基地23家,充分满足实践训练需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专业特点:立足服务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通晓国际规则,熟悉涉外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掌握情报信息处理、安全防卫基本策略战术和技术手段,具备国家安全战略规划、海外投资法律合规、海外利益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海外项目安防与安全事件处置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

  专业特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遵循“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为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国家安全、军事、教育、科研等党政机关和高等院校等,培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扎实国家安全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维护国家安全本领和技能,能适应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复合型、应用型国家安全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国家安全战略以及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开设院校:湖南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大连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菏泽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江汉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警察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河西学院、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

  专业特点:培养能够在学校、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培训)机构中从事足球教学与训练指导、足球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足球文化推广、足球产业开发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点:培养适应我国新兴、高端社会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掌握马术运动竞赛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马术运动技能及运动指导与管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点:主要培养能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健康养老,并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和善于沟通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注重发挥体育在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健康提升。

  专业特点:该专业一般包括植物生物育种方向和动物生物育种方向,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力夯实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能够从事教学与科研、生产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胜任现代作物种业、动物种业的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专业特点:该专业不仅学习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等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工程学、景观学及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与技术,并将其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同时融合工、农、理、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培养熟练掌握生态修复工程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专业科学领域发展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精神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点:该专业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冰陆结合、体艺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路径,为冰雪演艺剧团、俱乐部、冰雪赛事、教辅行业等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传承创新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和促进冰雪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专业特点:该专业分设内部审计、数智内部审计、国际内部审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自主选择三个方向就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数智审计技术功底、懂得中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深谙国际惯例的“首席审计官”与“首席风险官”。

  在面临选择大学专业的重要时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对于有意向报考新增设专业的学生来说,首要的是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应审视自己是否真正喜爱这个专业,并思考自身优势潜能是否与该专业发展方向相契合。他指出,如果学生对某个新增专业并无兴趣,或者自身优势并不在这个专业领域内,那么应该慎重考虑,避免盲目跟风报考。储朝晖提醒所有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应坚守一个核心原则——发掘并追随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谈及专业的就业前景,储朝晖认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必过分看重当前的就业形势。“现在看似热门的专业,未来未必能持续保持其热度。”他说,相对而言,个人的优势潜能是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对学业有积极影响,更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巨大作用。

  “有些专业的‘时髦’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强调,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应避免盲目追求“热门”或“新潮”,而应深入对比和分析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他提醒,真正的专业选择应基于深入了解和个人兴趣,而非浅薄的流行趋势。

  “学生、家长理性地选择专业,也可促进大学重视专业质量与专业特色。”熊丙奇呼吁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保持理性,不能单纯从功利角度进行专业选择。比如,今年有30所高校新增足球运动专业,并不能功利地理解为“踢足球即可上大学”。选择足球运动专业,应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以及未来从事相关职业的理想,而非将其视为进入大学读本科的“跳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