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看世界杯追溯足球起源:中国古代足球趣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0 16:29:2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 World Cup),简称“世界杯”,是由全世界国家级别球队参与,象征足球界最高荣誉,并具有最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足球赛事。世界杯全球电视转播观众超过35亿。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任何国际足联会员国(地区)都可以派出代表队报名参加这项赛事。

  回顾:1926年,国际足联卢森堡会议上,把足球锦标赛的名称改为“雷米特杯赛”,以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后来,有人建议把两个名字连在一起,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最后在赫尔辛基的代表会议上,最终更名为“世界足球冠军杯——雷米特杯”。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举行(图|视觉中国)

  足球比赛的举行也更像是一声“惊雷”:因为全球进入新冠大流行时代,跨国旅行受阻,有多久,我们都没有看到过全球同庆的世界杯了?

  2022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Laeeb(拉伊博)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这是人类的盛会,也是人口刚刚突破80亿的地球的唯一粘合剂。国际足联预计,将有超过50亿人次观看本次世界杯。在历经新冠疫情的隔绝、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后,好像没有哪一件事能让地球人重新坐在一起,去做着同一件事、关注同一个场域。这本身就是十足珍稀和浪漫的行为。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是足球?这个体积为615.8立方厘米的小小球体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人如痴如醉,追认其是世界第一运动?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溯至足球的起源。因为世界杯上甚少有中国队的身影,这让中国球迷难以启齿一个被国际足联承认的事实:中国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流行于宋朝年间的蹴鞠运动被视作是为足球的起源。

  它规定球网在场地中央,球员不能用手,更不能让球落地。在古代中国,这是一种训练士兵、考察兵将的方式。蹴鞠踢得好的人,会得到上级乃至皇帝的赏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水浒传》中的北宋太尉高俅。

  足球,这一热血运动在我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其前身——蹴鞠 [cù jū]在我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战国苏秦曾与齐宣王谈话,说到大王治国英明,带领临淄百姓奔小康,各项娱乐有声有色,其中,蹴鞠尤在其列。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

  汉朝蹴鞠用的是实心球,动物毛发搓成团,外面缝上皮革。蹴鞠的方形场地,称鞠城(球场),挖十二个半月形坑,称鞠室(球门)。

  两边各有六人守门,六人发起进攻,场上二十四名球员再加个裁判。不踢假球,不吹黑哨,对抗激烈,以踢进对方鞠室次数多少定胜负。

  “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除了球门多了一些,球员少了一点,汉朝蹴鞠跟现代足球几无差别。那时的众多热血汉朝儿郎们多为“鞠”疯狂。

  古人打仗的时候也放不下蹴鞠。霍去病北伐匈奴,弹尽粮绝,唯一乐事乃是军事训练中的蹴鞠,所以蹴鞠是万万不能停。

  有人的地方就有蹴鞠场。汉代二十五户为一里,五百户为一党。凡里就有人扎堆蹴鞠,凡党就有大型的鞠场,比今天篮球场的普及度还要广。

  晋朝人觉得汉朝人蹴鞠太凶,“诸伎而伤人者,皆宜除之”。于是唐朝蹴鞠稍微温和一点,开始用充气的空心球。动物膀胱吹满气,外面八片皮革包裹,球体更轻盈更圆,也称毬。

  毬比鞠轻,蹴得更高,玩法也更多。一种双球门蹴鞠,鞠场跟现代足球场差不多,玩法也和现代足球一样,无论参与者还是看客,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一种单球门蹴鞠,玩法跟现代排球场差不多,但蹴鞠毕竟使的是脚上功夫,所以不能用手碰毬,以毬不落地,穿过“风流眼”多者为胜。

  一种趯鞠,即踢高比赛,不但要将球踢得很高,下落时还要用脚停住,唐朝张芬善于趯鞠,能踢到半个佛塔那么高,王维叹为“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一种一般场户,从一人场至十人场止,一人场就是个人颠球控球的花样表演,多人场就是互相传球、轮流花式控球。

  一种白打场户,玩法与一般场户相似,各种花式控球加颠球,但人数需为双数,以便对抗,踢不成花样或球落地者输。

  作为一项悠久的军中传统,唐朝军队中也十分流行蹴鞠,每逢军中蹴鞠,都要鼓乐助势,比当今球场上的呜呜祖拉振奋许多。

  宋朝蹴鞠“十二香裁成圆锦”,用十二片皮革缝制,正重十四两,鼓风箱充气,谓“打揎法”。

  宋朝称单球门蹴鞠为筑球,每队十二人,由球头开球,队员们轮流球不落地花式颠球,最后传给球头度风流眼(射门)。

  一般场户与白打场户,宋朝统称白打。踢出来的花样称解数,诸如燕归巢、转乾坤、风摆荷、斜插花、玉佛顶珠、叶底摘桃、金佛推磨、旱地拾鱼、拐子流星、双肩背月等等,说的都是白打控球的解数。

  以解数最为闻名的当属《水浒传》的大反派高俅,以一个鸳鸯拐,成功吸引了未来宋徽宗的注意。

  民间也出现了不少蹴鞠结社,跟今天的足球俱乐部相似,最为知名当属齐云社,蹴个鞠可以“上与云齐”,时云“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

  至少在宋之前,古代女性在身心上是相对自由的。尤其对上层社会的女性而言,能够相对自由的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比如,在唐代,女子蹴鞠就很流行。

  唐代小说《潘将军失珠》中写到,一个少女经过长安街头,当时正好有人在踢足球。球恰好落在她身旁,女子便“接而送之,直高数丈”。这样的画面何其健康而美丽。

  宋朝蹴鞠更重视技巧性和观赏性,双球门蹴鞠的激烈对抗早已不见,更加为女子们所喜爱,出现了专门的女子蹴鞠队。

  元代称呼蹴鞠女子为女校尉,“校尉”是对圆社中高级艺人的称呼,元曲家关汉卿曾写过女校尉的英姿。

  “换步那踪,趋前退后,侧脚傍行,垂肩亸袖。若说过论茶头,膁答板搂,入来的掩,出去的兜。子要论道儿着人,不要无拽样顺纽。”

  但在老学究看来,简直是不成体统,以至于蹴鞠逐渐等同于不务正业、不求上进。

  明清时候的蹴鞠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竞技性,大家一团和和和气气,但蹴鞠依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明宣宗朱瞻基,乐呵呵地看起了蹴鞠。

  现代以来,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为全世界各民族提供了一个舞台,其展现出的民族性与他者对立,催生出更为强大的集体认同,在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浪潮中,为足球打下了浓厚的基础。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属于马拉多纳。他不仅在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打入“世纪进球”,并且率队在决赛中以3比2击败联邦德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

  如今,世界杯开始了第22届,并随着现代媒介无孔不入的发展走向全球,成了一个图腾般的节日。四年一次的珍稀性赋予了其独特的重要性,人们通过观看世界杯认知世界,也铭刻着自我的人生轨迹。

  2018年7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2018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法国4-2克罗地亚,法国球员庆祝球队夺冠(图|视觉中国)

  世界杯成为了球迷们的标记自己成长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时间的刻度,是人们过往集体记忆的载体,所谓“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人生就是一届又一届世界杯”。

  人们将自己对青春的追忆投射在世界杯上,也让它承载的意义,有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延续。

  👉 【青图云赠书】隐藏在孩子心里的小情绪,父母越早知道越好(内含中奖名单)

  👉 “ 非凡十年看山东 ” 第五届全省青少年读书故事会青岛地区选拔赛启动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