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最大的骄傲,希腊人与俄国人的意难平!东罗马帝国与东正教之殇!
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60年希腊人在此建立的拜占庭,当时拜占庭是一个希腊人的殖民城邦。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至拜占庭,并将其改名为“新罗马”,后被称为君士坦丁堡。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东罗马帝国。
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控制着从爱琴海到黑海的船只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东西方贸易连接起来。这座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而且在东罗马帝国的建设下君士坦丁堡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此后,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并逐渐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中心之一。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当时整个基督世界的头条新闻。同时也让靠着地中海贸易繁荣的意大利海洋都市国家逐渐没落。
早在1452年,奥斯曼帝国第7任苏丹(皇帝)穆罕默德2世,在君士坦丁堡对岸建造了一座如梅利堡垒。这座堡垒位于海峡对岸不到10km处,可见穆罕默德2世进攻的意图相当明显。于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11世向西欧各国寻求支持,然而响应的国家寥寥无几,在战争结束以前赶来救援的,仅仅只有将通商据点设立在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与热那亚舰队。
但君士坦丁堡这座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城市却是易守难攻的。在之前的1123年里,君士坦丁堡被围攻了约23次,只有一次被攻破,且不是被来自东方的邻居,而是被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占领了。这次穆罕默德二世率领20万奥斯曼大军攻打君士坦丁堡,包含2万人的耶尼切里军团(禁卫军)在内,并准备了当时相当罕见的/乌尔班大炮;另外还组织了海上舰队。但拜占庭在城内只有8000守军,而且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持了53天。为什么君士坦丁堡这么难以攻克?因为它有着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
城市的周界总长度为12英里,其中8英里面向大海。南面与马尔马拉海相接,这里海流迅猛且风暴频发,几乎没有登陆的可能。城市的海岸有一道绵延不断的城墙,其高度在50英尺以上,上有188座塔楼和一些较小的设防港口。城市北面有金角湾作为屏障。
西面的防御体系最不寻常,它就是著名的狄奥多西城墙。城墙从金角湾一直延伸到马尔马拉海,长度大约4英里,有192座塔楼,分为5个独立防区,纵深达200英尺。城墙外有壕沟,底部到塔楼顶端的高度为100英尺。历经千年的狄奥多西城墙是中世纪最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奥斯曼人将其称为“卡在真主喉咙里的骨头”。
当时,君士坦丁堡的防御非常严密,四周被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防御设施环绕,唯一的薄弱点在于城市的海岸线。穆罕默德二世意识到,如果能够控制城市的海港,并从海上发动进攻,就有可能迅速突破防线。但由于君士坦丁堡的防海系统异常强大,奥斯曼军队在海上攻击的机会极为渺茫。为了突破这座古老城市坚固的防线,穆罕默德二世采取了一项令人称奇的策略——“旱地行舟”。将战船从后方陆地上拖运到处于防御工事背面一侧金角湾的海域。这一计划的实施可谓是巧妙至极,但也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难题。
首先,奥斯曼帝国的工程师和士兵们通过制造一条大约3公里长的滑道,将多艘战船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拖运到金角湾的海港。这条滑道宽敞且倾斜,铺设了大量木材和润滑油,确保战船能够顺利滑行。为了保护这些战船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奥斯曼军队还精心设计了临时的滑轨和支撑装置,确保船只不会倾斜或损坏。这一巧妙的策略最终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奥斯曼军队的战船成功通过陆地滑道移动到金角湾后,拜占庭防线的海上防守顿时受到威胁。通过这种方式,奥斯曼军队不仅成功增强了其海上力量,还打乱了君士坦丁堡守军的部署,使他们不得不分散兵力应。
为了攻陷君士坦丁堡这座伟大的城市,奥斯曼帝国除了兵临城下之外还使用了各种策略。早在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中,匈牙利、波兰等国组成的十字军联军被奥斯曼帝国击败,这标志着西方在350年的十字军东征之后再也没能团结起来驱逐穆斯林。此后,奥斯曼帝国确立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欧洲各国短期内无力干涉奥斯曼的扩张。
奥斯曼帝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修建了鲁梅利堡垒和安纳托利亚堡垒,利用这两座城堡奥斯曼帝国不但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黑海港口的联系,使其失去了粮食等物资的补给。同时还封锁了海上通道,使得欧洲各国的援军难以抵达。
奥斯曼帝国在发动进攻前,通过外交手段与威尼斯等国讲和,避免了在战争中腹背受敌。此外,奥斯曼还与匈牙利签订了休战条约,进一步巩固了其战略优势。
最终,在1453年5月29日,经过数月的围困和不断的战术变化,奥斯曼帝国成功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防线,标志着拜占庭这一千年帝国的终结,并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君士坦丁堡的沦陷,不仅改变了地中海的政治格局,还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中东的历史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等海洋都市国家。他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在黑海与地中海建立了相当大的贸易特权;但是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他们也丧失了大部分的权利,最终只有衰退一途。在这次历史事件中失去特权的商人与领航员们纷纷涌向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转向资助或投入这些国家的海外事业。
①狄奥多西二世城墙,建于412年和422年之间,有十一座坚固的城门和九十二座塔楼。
③乔拉的圣救主教堂,建于4世纪的一座修道院基础上,目前的建筑可追溯至11世纪。
⑧金角湾,能有效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加拉塔延伸出来的一条大锁链穿过金角湾,阻挡敌舰的通行。
⑨君士坦丁广场,广场上有一根柱子,顶端立着君士坦丁大帝的雕像,他一直因建立这座城市而受到尊敬。
奥斯曼帝国拿下巴尔干后,以巴尔干为跳板,进军欧洲内陆,结果海路被威尼斯、热那亚等国家阻断,陆路三次围攻维也纳败北。历代苏丹含恨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