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卡塔尔亚洲杯小组赛上,中国男足国家队在教练杨科维奇带领下,3场小组赛2 平1负积2分,一球未进名列小组第3,能否出线要看B组叙利亚和印度、C组巴基斯坦和香港队比赛结果。
1月23日,叙利亚与印度比赛中,第76分钟叙利亚取得进球,这个球也打破了中国队晋级最后一丝希望,送中国队回家安心过春节。
实践再次证明,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可靠的,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队创造了自1976年参加亚洲杯以来最差成绩,也算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只不过这个记录不那么光彩。
其实,这可能是中国队成绩退步的开始,即使中国队现在开始努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未来十年以内,输球会是很平常的事情,中国男足的成绩,可能会比现在更差。不要说世界杯出不了线,亚洲杯出能不能出线可能都是问题,输给马尔代夫这样的球队也会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在踢中超的年轻球员的水平,还不如国家队这一拔的水平,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有水平超过现在国家队水平的球员。
1992年6月23日至27日,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原八一体工大队所在地)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史上著名的“红山口会议”。
“红山口会议”后,中国足球正式迈入了职业化足球的行列。开始了足协实体化以及建立职业俱乐部和实行俱乐部赛制。
1994年开始职业化甲A联赛,2004年改制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简称中超联赛,一直延续到今天。
已故的上海足球元老包瀛福2013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足球的退步,是因为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他说:“从1959年成立上海市少体校时就有足球队,每个区也都有青少年业余体校。我记得当时市、区业余体校足球队加起来有800多名注册球员。1964年,上海有多达5支球队参加最高级别联赛,他们要招人就从市、区体校中招,很容易。”当时包老还透露:“到1999年,少体校的招生突然停了。市、区两级少体校机制完全消失,坚持把开展足球作为特色的学校也屈指可数,现在全上海只剩下4家,哪里还有苗子可选?”
时任上海市体委主任的金永昌也回忆:“1994年开始职业化以后,足球项目从体育局管到俱乐部办,我们的梯队全部放弃了。”他说,“职业化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我们太急、太快,脱离了国情,以至于后来没有小孩踢球了。现在都在骂国家队水平太低,但中国足球基础这么差,还谈什么国家队?”
上海从来是中国足球的重镇,是中国足球发展最好的地方,两位当事人的回忆,说出了中国足球坍塌的根本原因。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采取的是体校培训的专业足球体系,那时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报考体校、进体工大队,很重要的原因是体校和体工大队包分配工作,家长没有后顾之忧。能成为足球运动员最好,成不了运动员还可以成为体育老师或者体育工作者。
正是这一点,才吸引了大量家长送孩子去踢足球,中国足球才有了基础,有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可是从“红山口会议”之后,培养人才的方式从体校体工大队开始了向市场化转变。
辽宁足球是转变最晚的,他们最后一批培养出来了冯潇霆,赵旭日、郑智等一批球员,这批球员就是85国青队的主力球员。但是从1998年开始,辽宁的体工大队也不再招收踢足球的孩子,这标志着中国足球的专业足球青训体系正式终结。
“红山口会议”之后,以体工大队为基础的青训体系彻底废了,以俱乐部为主力的新的青训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中国足球 的发展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成了建在沙滩上的楼阁,这样的基础,怎么能不坍塌?
可以说,“红山口会议”通过的足球职业化决定摧毁一套体系,但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另一套体系,只抓了金字塔顶尖的甲A联赛职业化,没有抓足球人才培养的职业化,中国足球短时间内看起来轰轰烈烈,但那都是吃体工队体校时代的老本,比如郑智、孙继海还是体工大队出身,这一代人老去,新一代人并未相应产生,足球人才出现断层,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怎么能不下降。
2023年初,火遍全网的是贵州省组织的“村超”足球比赛,网上赞扬声一浪高过一浪,现场观众人山人海。客观地说,这并是真正的足球比赛,而是披着足球外衣的文旅推广活动,但他仍然给网上网下的群众带来了享受足球运动的快乐。也让网上网下的群众感到了普通人也能踢足球,享受足球。
可是“村超”太少了,诺大的中国只有一个。一个县、一个乡范围内的学生还有业余的足球比赛吗?还有孩子们在踢足球吗?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
以前体校和体工大队,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去,就不用再考虑学费、食宿费用和装备费用了,孩子上学家中还能少一张嘴吃饭,家长何乐而不为?
研究表明,孩子为什么喜欢踢足球呢?绝大多数孩子喜欢足球是因为父亲的影响。国际上有一个共识,孩子在三岁以前接触足球是最好的,七岁的时候就晚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好是父亲带着孩子踢球。
这就把一半的孩子摒弃在外,农村留守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怎么带着孩子踢球?城市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为房贷、车贷,为生活奋力拚搏,哪有时间带着孩子踢球?哪有场地带孩子踢球。
中国孩子3—7岁想要踢足球,只有一途径,就是报兴趣班,满大街有舞蹈、美术、钢琴、播音、英语、奥数等兴趣班招生,谁见过足球兴趣班?即使有足球兴趣班,培训费用、装备费用堪比钢琴兴趣班,平均下来每年至少需要上万元,这还不算伙食费和支持孩子参加比赛的车票、住宿费、请客送礼费。
当然很贵,比如恒大足球学校每年学费5万元,“即使收了5万元学费,也是赔钱的。恒大足校给孩子们的培养成本肯定超过5万元。”恒大足球学校领导这样说。
山东鲁能足球学校招生简章中学费一栏明码标价32000元每年,这不包括外出参加比赛的费用。
上海根宝足球训练基地学费倒是不贵,每年800元,但伙食费每年要1万元,这是在徐根宝持续补贴下的费用,徐根宝说:“以前我每年贴补一个基地球员大约2万元不到,……现在一个基地球员主力每年的开支要达到近20万,学费标准一直没变过,算算一年的开支就上千万元啊。主要靠前几年卖球队的剩余……”可中国只一个根宝训练基地,只有一个徐根宝。
江苏太仓库建立的拜仁青少年足球学校一年的学费是30万元,这只能富豪家庭才能上得起了。
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需要花费多少钱?还是以中国U15少年队为例算一算,这个队伍是以恒大足校学生为班底组成的。如果孩子在8岁时进入俱乐部梯队,每年需要支付的学费为3.7万,住宿费为2千,伙食和校服费用为1.1万,共计5万人民币,这是2014年的收费标准。如果球员能够顺利进入U12梯队,他们的差旅费、营养和文化课费用也会逐渐增加,一年平均下来需要13万。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去深海外留学,费用将高达50万。因此,从学球开始到职业足坛至少需要10年,费用至少为100万。
国内足球专家马韧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现在的中国足球已经沦为贵族运动,想要在中国踢球的花费实在太大,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踢得起,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只能望而却步;庞大的青训人口,才会产生足够的足球人才源源不断地支撑足球发展;总是在“矮子里面挑将军”,中国足球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天赋异禀的新星,中国足球又怎么能有希望呢?
足球又是一个淘汰率极高的行业,家长花了这么多钱还不一定保证孩子能够从足球学校顺利晋级到俱乐部梯队,从俱乐部梯队到一线队不仅要花钱,还需要人脉关系。如果不能成为一线队运动员,文化课又耽误了,如果是你,会倾其家中所有,甚至借钱让孩子去踢球吗?
我的孩子正在上中学,学校安全至上,没有老师在场,别说踢足球,连球场都不让进,孩子们怎么踢球?
职业化的前提是俱乐部成为一个经济实体,自身具有造血功能,能支撑足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俱乐部从来没有职业化,有的只是伪职业化。
从甲A时代的烟草俱乐部到中超时代的房地产俱乐部,都是寄生在母公司身上的生物,都是母公司的品牌代言人,都是参杂着个人目的投领导所好的短期行为,当年的红塔队、远华队是如此,恒大、富力、华夏幸福也是如此,没有一家球队是真正独立运行、自负盈亏按足球运动规律办事的。
现在人们都在大骂“金元”足球,其实错误不在“金元”,世界上著名的俱乐部那个不烧钱,拜仁、皇马、巴萨、曼联、切尔西、巴黎圣日尔曼……那个在转会市场上签约球星时不是一掷万金?错就错在“金元”从哪里来,如果俱乐部能挣到钱,实现收支平衡,花再多的“金元”也是正常的,如果俱乐部一味靠输血,离了母公司输血就活不下去,这样的“金元”才是错误的。
为什么中国以足球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运动中专业人才越来越匮乏,多年来男足女足还是那些老面孔?
因为职业体育中,青训是可以通过不断收取转会费来赚钱的,正是因为俱乐部的伪职业化,不但对青训不重视,甚至根本不考虑培养挖掘新人,毕竟他们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什么地方有冒出来的人才,花钱把他挖过来就是了。
衡量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发展程度,可以通过职业俱乐部的数量来判断一二,比如英格兰,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足球俱乐部,据悉有37000支,仅职业俱乐部就有114家(英超20+英冠24+英甲24+英乙24+英丙22)。
中国作为职业联赛基础的中乙,参赛队伍并不固定 ,2011赛季,中乙被降为半职业半业余联赛。2020年百日之内6支球队退出,今年的准入情况也不乐观,有多少球队参赛还是未知,由此可见足球伪职业程度。
当然,阻碍中国足球水平提升的还有中国足协,多年来管办不分,职责不明,打着职业化旗号行谋取私利之名,从2012年到今天,从谢亚龙、南勇、杨一民到杜兆才、陈戌源,两届班子几乎尽数落马,不仅他们个人付出了代价,更是耽误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足球走到今天,一是当初路线设计错误,如果不是先搞顶级联赛职业化,而是先把训基础搞扎实,先把俱乐部职业化研究透,制定出周密实施方案。如果搞足球的人一心为了足球事业,不断改进足球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只顾捞取个人私利,中国足球不至于烂到今天这个地步。
时代在发展,中国足球的出路在改革,在彻底市场化,真正市场化,首先要问题在足协勇于放弃手中的资源,转型为协调、监督机构,转型为抓好校园足球和青少年人才培训有机构,对联赛、市场准入、俱乐部运行等,交给市场。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无效果的折腾和轮回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