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传承传统文化再次释放政策红利,也为“戏曲进校园”划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少年强,则国强”。校园是普及和传承文化的主阵地,只有真正落实“戏曲进校园”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戏曲文脉的传承。如何落实好《意见》各项要求?先期试点有哪些探索和经验值得借鉴?哪些问题和倾向需要规避?本期“文化圆桌”就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
最近十几年,我和湖北省京剧院的同事一直力推戏曲进校园。这种意愿就源自我的戏曲之路。我出生在戏曲大省的湖北,父母是票友,从小便沉浸在京剧、汉剧中。与很多人一样,我与戏曲结缘由看戏开始,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看戏,听得多了便渐渐喜欢上了锣鼓响,迷上了京剧的腔调。同样喜欢京剧的家人还教了我几段唱,《打渔杀家》《借东风》《空城计》等,后来,我就成了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逐渐走上了戏曲这条路。
舞台实践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京剧的眼光一定要放远。京剧的观众正在老龄化,站在舞台上看,看戏的人是白发比黑发多。这是所有京剧人的隐痛。从我担任湖北省京剧院院长开始,我们力推戏曲进校园,沿着我喜欢京剧的这条路子,从娃娃抓起,几年来,几乎走遍了湖北的各大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等,以及一些中小学校。一开始,学校的老师是排斥的,不太愿意接受我们演出,理由大多是:学生不太爱看吧,或者学生不会喜欢吧。我们就放低门槛,不讲条件送上门。
“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我们分为导赏和演出两个环节。我做导赏,主要给学生们介绍如何欣赏京剧,目的是拉近学生们与京剧的距离。比如,很多学校为了欢迎我们,经常会挂“欢迎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横幅,我就从这横幅讲起。其实,我们无须把京剧称作高雅艺术,京剧本来就是雅俗共赏的。过去,不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在戏园子里欣赏同一个动作,同一段唱腔,为同一个唱段叫好。京剧从来不是专门为某一个阶层或者某一类人群服务的。京剧的确博大精深,但说到底,它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对生活典范化的艺术形式。以我自己为例,我虽然是京剧演员出身,但我演过电影、电视剧,参加过晚会,也说过相声,我从来不觉得京剧表演和其他表演形式,和这个时代是隔绝的。
了解京剧文化才能懂得京剧的美。比如,我们去看足球比赛,通常是穿着球衣、带着喇叭,有的还要用油彩将支持球队的符号画在身上、脸上,这是观看球赛的礼仪,或者说是足球文化。京剧表演同样需要观众的配合、呼应。京剧是有轮廓的,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走路都是圆的,我们叫圆场。京剧有一套程式,生活里的一个常见的动作,上楼,京剧演员先用脚底下和身段的配合,再用眼神来表达。京剧需要程式,但不要程式化。一旦程式化了,就变成了僵硬的程式,就失去了生活的鲜活感和人的情感。同样是上楼这个动作,京剧演员用动作和眼神可以表达高兴、烦躁、恐惧种种心理。所以,京剧是由生活提炼成的艺术。
我们讲,“无技不成戏,无艺也不成戏”。京剧演员都是从小时候开始打基本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是技巧。我自己是从12岁开始练习毯子功、翻跟头,四功五法,有了这些,我就逐渐掌握了京剧的程式动作。我常常会举《三岔口》做例子,这是很有看点的一出戏。灯火通明的舞台上,演员要表现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摸黑打斗。京剧的艺术和技术,它的可看性都在这里面反映出来。所以,我们说京剧是一门写意艺术,我们通过表演看山水、看日出日落,用我们独特的技巧和程式动作来表现骑马、划船等行为。
京剧传播的是正能量。京剧里有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唱腔唱词味道浓,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们的导赏,关键在于把他们领进京剧的门。事实证明,凡是参加过我们活动的学生,没有人对京剧不感兴趣,也没有人不喜欢京剧。现在湖北的各大高校都很欢迎我们进校园。看我们院演出的观众,黑头发也逐渐比白头发多了起来。
我特别想说的是,不要把“戏曲进校园”当做一项任务。相反,我们要高质量完成进校园演出,做一场是一场,要比向普通观众、成人观众演出还要重视,还要卖力,才可能真正展现出京剧的魅力。湖北京剧院的进校园演出都是派出最好的演员,表演最拿手的剧目,并且文戏武戏、传统戏现代戏搭配着演。拿出你的真本事来,才能吸引年轻的学子们。
我们都是京剧传播的“义工”,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靠一场场演出来锤炼,但我相信,只要怀着一颗对京剧的敬畏之心和普及京剧的热心,踏踏实实去做这件事,就一定会有效果。
在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的牵头领导下,河南省文化厅积极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组织推进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以全国“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为契机,在2016年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河南省提出了2017年全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全面推开、年底覆盖”的工作目标。
截至今年6月底,各市县基本实现全覆盖。面向省属高校的演出,以整台经典剧目为主;面向全省中学的演出,以整剧和经典折子戏为主;面向全省小学的演出,则以折子戏和课本剧为主。我们严把剧目内容质量关,组织专家对演出剧目反复筛选,先后公布两批125部“戏曲进校园”剧(节)目清单,既有荣获全国“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的《焦裕禄》《红旗渠》等现代经典剧目,又有《花木兰》《朝阳沟》等传统保留剧目,还有《闹天宫》《八仙过海》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剧(节)目,较好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故事性的有机统一,使广大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文艺院团的剧目储备,我们将着手审定第三批“戏曲进校园”剧目清单。
选树典型、示范引领,是完成好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实施“一校一品”战略,每个省辖市选择不少于4所学校、每个省直管县(市)选择不少于2所学校,同时选择10所高等院校,作为全省示范学校重点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学校。实施“双百双千”活动,即“百人百校”和“百团百校”活动。“百人百校”选取100名戏曲专家联系100所高校。“百团百校”选取100个专业戏曲院团,联系100所中小学校。戏曲专家和戏曲院团与学校一对一“结对子”,拓宽了学生参与“戏曲实践”的途径,为“戏曲演出”提供了有益补充。“双千”指在已建成的1600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开展戏曲活动,在少年宫中开设戏曲教室,邀请戏曲专家开展戏曲知识教育培训,设立戏曲知识展板、板报。利用将建成的1500个乡村音乐厅(志愿演出队)开展戏曲活动,在志愿服务中增加戏曲教学、培训和演出。通过“双千”活动,让乡村学生更好地接触、了解戏曲,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今年4月上旬,全省召开了“戏曲进校园”经验交流会,推动“戏曲进校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我们坚持戏曲教育、戏曲演出、戏曲实践“三位一体”,力求形式上生动、活泼,把戏曲演出与戏曲知识普及、戏曲传统文化教育与培养学生戏曲兴趣爱好相结合,丰富“戏曲进校园”内容,增强“戏曲进校园”实效。
一方面,各级文艺院团、学校严格按照剧目清单,充分利用学校礼堂、简易舞台或流动舞台车到学校巡演。组织戏曲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以“边讲边演”的方式为学生讲授戏曲知识和如何欣赏戏曲。通过演员与师生互动、戏曲人物装扮体验和现场教学等,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度和理解力。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文艺院团通过演出整剧、折子戏等方式已经开展各类“戏曲进校园”演出3000多场,戏曲电影400余场,各类戏曲知识讲座300余次。
另一方面,强化师资培训。着力增强音乐教师戏曲教学能力,组织戏曲理论专家、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对戏曲课堂教学课时分配、培训教材内容设定和培训课例展示等进行研讨,制定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师资培训和专家进校园授课模板,印发了《关于举办河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培训班的通知》《河南省中小学戏曲教学通识教材》《河南省戏曲进校园业务知识手册》,科学指导戏曲教学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组织开展省市级师资培训5000余人次,邀请专家为艺术院团开展专题讲座,对演职人员进行培训。
与此同时,做好成果展示,进行“戏曲进校园”优秀课例展示交流。目前,已有400余名基层教师参加交流展示和观摩学习,优秀课例的课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展示内容包括经典唱段和部分地方稀有剧种,激发了一线教师对戏曲课程的探索、研究、教学兴趣,规范了戏曲教学内容,提升了戏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筹办全省高校戏曲艺术节和校园戏曲艺术节,并举办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学校、学生、老师、家长中营造了氛围。
健全机制、常态长效,是另一个重要抓手。在健全领导机制和分级负责机制的同时,抓好督查考核机制。省文明办将“戏曲进校园”纳入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省文化厅推动各级国有文艺院团把“戏曲进校园”纳入院团发展战略规划。省教育厅制定本系统的考评办法,把“戏曲进校园”列入学校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同时,在各级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营造声势、交流互动。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坚持“戏曲进校园”活动“演、教、展”三位一体,在确保今年年底实现“全省每个学生每学年免费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目标任务的同时,在戏曲演出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把关、扩大覆盖,在戏曲教育方面更加注重规范提升、真学真懂,在戏曲实践方面更加注重多措并举、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努力在戏曲传承普及上走在全国前列。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推进立德树人战略和戏曲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事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戏曲传承环境,需要我们从业者在《意见》指导下深入探索其具体实现路径。
一宜分类实施因材施教。应根据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具体方案。每个教育阶段亦因学科、专业、学历教育层级、年龄等不同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以高等教育为例,全国现有2000多所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等13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00多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每所学校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应充分研究不同知识背景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差异性需求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进校园工作,让更多学生因亲近戏曲而崇尚高雅,让戏曲因走进更多校园而掌握未来。
二宜循序发挥戏曲功能。在进校园的体系中,应首先从落实其美育功能切入,这是全面实现戏曲教育价值的前提。以四功五法之美开场,帮助学生发现美,领略美,享受美,憧憬美,创造美,这应是戏曲进校园的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应深入探索戏曲美育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有效衔接与转换的路径。戏曲艺术形式融合汇通文学、史学、哲学及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文化艺术精华,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特征,按照知识的内在关联,融入学校教育的智育体育等相关课程中,依托相关专业普及戏曲文化,是将戏曲进校园引向常态化、制度化、普及化的重要探索。
三宜审慎安排剧种。全国现存300多个剧种,不可能也不应该群起而上,应该有重点。一是要优先选择以京昆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成熟剧种,二是要引进具有区域、省域影响力的代表性剧种,三是可以阶段性辅以有市域、县域影响力的特色剧种,四是要充分尊重和引导学生兴趣,调研选择与学校文化特点相匹配的相关剧种,五是原则上对所有戏曲剧种开放,不排斥国内外其他艺术形式,可以将不同剧种相结合,在互通和交融中提升戏曲美学价值。国家实施戏曲进校园剧目的严格准入制度,每三年认定一次戏曲进校园的剧(节)目目录,就从政策上保证了剧种进校园的应有规格。
四宜科学遴选剧目。在示范演出、教学案例讲解、体验式活动等不同形式教育过程中,剧目都是核心,应选择具有鲜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精品剧目。普及性观演剧目应为名家演名戏,不成熟的新创剧目不应在此试水打磨;名家说戏可选择有深厚中华历史、文化、道德内涵且可辅以片断演示和交互的剧目;教授剧目则应以集中体现戏曲综合、虚拟、程式性特点且易开蒙的剧目为主;学演阶段则应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并引导精选的传统经典剧目,初学端正,不偏不倚。
五宜实施师资审核制。戏曲进校园是国家振兴戏曲最大的、最深刻、最应可持续的公益工程,应着手建立与之匹配的高规格、分层次、分剧种剧目的戏曲进校园专业师资库,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国共享。开启全国学生接纳中华文化的兴趣之窗,是一项需要特殊责任心和智能的工作,对学生松,对老师严,应是戏曲进校园教育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作为开蒙者的戏曲师资作为教育的主导方面,必须同时熟悉艺术规律和教育规律,要探索针对非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施戏曲教育的特殊规律,因此需要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专业的资格认定、审核和监督。
六宜发挥朋辈效应。一是在学校内部培育戏曲兴趣小组、学校戏曲社团、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演、研,在集体兴趣中实现对戏曲美的朋辈分享。二是充分发挥各地戏曲专业院校学生的朋辈引领作用,如国戏附中的“娃娃戏”与中小学生的对接,大学的“青春国戏”与相关大学的对接等,努力实现专业学生对非专业学生的朋辈影响。三是搭建朋辈间竞争性交流展示平台,如北京市连续举办八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第八届逾3000名中小学生参加,此间脱颖而出的校园戏曲偶像们在朋辈引领中起了重要示范作用。
七宜探索基于体验的通识教育。科学组织看戏,让学生多看戏、看好戏,提升戏曲体验的实效,应是当前实现戏曲校园全覆盖的关键。按照《意见》要求,创造条件让学生由看戏到品戏、评戏、学戏,以至演戏,有了这样逐步深化的体验过程,知戏、懂戏、爱戏就是可预期的结果。当然,基于体验的审美观念是熏出来的,忌急于求成,应努力在教、演、学诸环节,在课程、教材、教学法各方面,努力实现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换。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功利地将涵养戏曲生源作为进校园的教育动机,不能简单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更不能以所谓“打戏”赶走对戏曲美充满期待的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