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16 0:09:52 | 【字体:小 大】 |
《2013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数据显示,16家中超俱乐部中,去年有14家处于亏损,只有恒大和辽宁盈利。其中,恒大盈利8590万元,辽足盈利1795万元,后者还是依靠出售球员获利,模式不可持续。
像皇马、曼联这样的国外顶级俱乐部,其收入主要来自于门票、球队商业运作和电视转播费,而且三者占比相差不大。它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组建高水平球队,提供高质量的比赛来吸引观众,并提升门票、转播和商业收入。
而这种模式很难被复制到国内,由于电视转播环境比较特殊,转播费用一直可以忽略不计。2013年在账面上实现盈利的恒大收入主要依靠门票和商业运作。恒大俱乐部总经理康冰表示,2013年,恒大除了超过1亿元的票房之外,还有逾3亿元的广告收入,加上周边商品销售,2013年的总收入在5亿元以上。不过,也有观察人士对此提出质疑,恒大的广告收入大都来自于和恒大地产有业务关联的企业,这从门窗、橱柜、管道等场边广告就能看出,广告主的醉翁之意恐怕不在足球。
由此可见,即使是恒大,单靠搞足球吸引赞助商也不易。而且,足球俱乐部需要大笔投入,仅2013年恒大在教练员和球员薪资上的开支就高达4.7亿元,外界粗略统计,恒大三年多来在足球方面的投入大约在20亿至30亿元。尽管许家印曾表示,恒大完全有能力通过足球赚钱。但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不过,恒大搞足球,首要的目的还是赚吆喝,通过吸引眼球,为其品牌和其他业务推广提供助力。
网易门户副总编辑颜强认为,对于一个投资中超的资本方来讲,他不管是出于品牌提升的考虑还是其它方面的考虑,在短期之内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恒大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足球给恒大带来的效应远非盈利本身所能衡量,恒大在足球俱乐部推行的“烧钱”政策,通过豪华阵容和比赛成绩吸引眼球,形成了强大的“注意力经济”。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恒大合约销售金额约为1003.97亿元,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而在恒大接手广州足球之前的2009年,其年销售额仅有303亿元。球队所带来的巨大品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同时,恒大近年来业务日益多元,从地产延伸到了酒店、影视、音乐、矿泉水等领域,恒大集团也通过足球拉动整个产业链获得利益。
很多看起来红红火火,动辄上“头条”的生意,要么不赚钱,要么只是赚点小钱。但只要能吸引眼球,赚来吆喝,老板们就可以借助吆喝来的人流和品牌,在不太受关注的领域,默默闷头赚钱。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