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国际足联修改了越位规则,将进攻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三人改为不足二人时为越位,虽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对攻方极为有利,时球变得容易了,从而也丰富了战术内容。为了解决攻强守弱的矛盾,英国人契甫曼于1930年首创了“WM”式阵型,这是在塔式阵型基础上的产物,也是一个攻守平衡阵式,使英国队称雄世界足坛二十多年。
该阵型在进攻中采用中锋从中央突破,两边锋从边路突破沉底传中,防守时两个前卫防守对方两个内锋,三个后卫基本上采用盯人防守对方三个前锋。
由于“W”的三前锋很容易被“M”的三后卫盯死,匈牙利人在五十年代初期向“WM”式阵型挑战,创造性的运用了四前锋制的阵型(如图)。
从1950年四年间创造29场重大国际比赛边疆不败的优异成绩,包括1952年获奥运会冠军。1953年在英国伦敦以6:3的悬殊比分大胜英国皇家队,从而打破了英国队在本土保持90年不败的纪录。1954年,英国人带着“雪耻”的决心回访布达佩斯,匈队再以7:1大胜,从此四前锋制风磨全球。这种阵型的出现使原来攻守平衡发展为攻强于守的不平衡状态。使这一届世界杯赛创造了平均每场进球5.4个的纪录。匈牙利人尽管在第5届世界杯赛上未能夺得冠军,但是他们勇于进攻、敢于变革的创造精神为世界足坛所信服,他们的功绩永载足球史册。
他们的功绩在于能利于四个前锋的人数优势攻击三个后卫的防守,在前锋线的每一局部地区,都能以准确的短传配合与频繁的交叉换位,有效的突破对方的防线(如下图)。
巴西人针对四前锋式攻守不平衡状态,于1958年在瑞典举办的第6届世界杯赛上成功地运用了“四二四”阵型(如图),出色地解决了防守的弱点,用四个后卫防守四个前锋,又一次使进攻和防守达到了平衡,并保持了四前锋攻击力强的优点,弥补了三后卫防守的不足,六场决赛中进球16个,换球4个而荣获冠军。“四二四”式被世界各国的球队所仿效。“四二四”阵型的特点:
(1)攻守平衡,既保持了四前锋进攻锐利的长处,又弥补了三后卫防守单薄的不足。
(3)有效地解决了边锋和边后卫协助控制中场,有利于夺取中场优势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足球界人士充分肯定巴西人在阵型变革中的杰出贡献,更推崇巴西人卓越的个人技术,对足球技术的发展的产生极深刻的影响,从而进入了以巴西为代表的攻势足球年代。
由于50年代的匈牙利、巴西的攻势足球和卓越的个人技术所产生的威慑,迫使世界各国的球队不得不加强防守以遏制进攻,在整个60年代的近10年里,各种势在加强防守的阵式应运而生,清道夫式的中卫,锁链式、混凝土式等等的出现,导致了1962年第7届世界杯赛半决赛中只进三球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亚军。整个60年代的足坛处于攻守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斗争中。这也是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
巴西队在“四二四”的基础上于第7届世界杯赛运用了“四三三”的阵型(如图),左边锋扎加洛一人肩挑了两个位置的重任。进攻时任左边锋,防守时任前卫。从而加强了中场力量。
英国人在1966年第8届世界杯赛上采用旨在加强防守伺机反击的“四四二”阵型(如图),并获得成功,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
直到1970年第9届世界杯赛才开始改变这种防守踢法的局面,巴西队努力贯彻进攻先于一切的指导思想,第3次获得世界冠军,并使该届平均每场进球又回升至3个。评论家们称这届比赛是“进攻型足球的胜利”。
以荷兰、联邦德国、波兰为代表的总体型全攻全守的踢法,在1974年第10届世界杯赛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均采用“一三三三”阵型(如图),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种踢法要求运动员能攻善守,不论跑到哪个位置都能胜任那个位置的职能,也必然要求运动员的意志、技术、战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化。从而达到实际上的攻守平衡。
80年代的欧洲足球锦标赛和第13届世界杯赛上出现了“三五二”式阵型(如图),并已显示其新的生命力,足坛人士清楚地懂得争夺中场优势是获得比赛主动权的关键。用四个后卫去防守两个前锋的进攻是人力的浪费。为此进攻时将两名边后卫灵活地轮流进入中场以确保中场优势和主动,保证及时组织点多面宽的进攻;转入防守时,又能将对方的进攻扼杀和瓦解在组织和发动阶段。法国、丹麦等队是采用这种阵型的代表。但是,由攻转守时,对方经常会从两侧发动和发展进攻。因此,边后卫就势必从中场撤回至边后卫的位置,防守对方的进攻,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五三二”或“四四二”。因此,可以把上述的“三五二”与“五三二”合并成一个全面型的攻守阵型,即进攻时的“三五二”,防守时变为“五三二”。
|